1.逸仙湖公园的逸仙湖公园由来及发展史

逸仙湖公园最新消息新闻,逸仙湖公园最新消息

一般情况下,工业厂房使用久了以后都会面临两种选择,一是提档升级、环保搬迁;要不就是经营不善、用作它途。其实老厂房、老设备也是一座城市的财富和难得的记忆,现在很多城市都会将一些有代表性的老厂房改造成文创基地、工业博物馆、个性酒店民宿、主题公园等,渝帆在前几天介绍的中山760创意园便是其中之一,其实在中山像这样的例子并不只有760,还有一个也是非常有名的主题公园也是老厂房改造的,而且还屡大奖。

这个主题就园就是位于中山市粤中造船厂旧址上改建而成的岐江公园,这里东临石岐河(岐江),西与中山路毗邻,南依中山大桥,北邻富华酒店,东北方向不远处是孙文西路文化旅游步行街和中山公园,再往北一点就是逸仙湖公园,属于寸土寸金的城市中心区域。

岐江公园占地面积11公顷,其中水面3.6公顷,是在一片废弃的、污染的、残破的造船厂旧址上修建的(粤中造船厂1950年代建立,1999年破产),场地上散布着旧的船坞、钢架、铁轨、水塔、旧机器等。设计师合理地保留了造船厂最具代表性的植物、建筑物和生产工具,运用现代设计手法对它们进行了艺术处理,诠释了一片有故事的场地,同时将这些旧物很好的串联起来,记录了船厂曾经的辉煌和火红的记忆,形成一个完整的故事。

粤中船厂是中山市早期较有代表性的工业企业之一,历经新中国工业化进程艰辛而富有特殊意义的历史沧桑,特定年代和那代人艰苦的创业历程,已沉淀为真实和弥足珍贵的城市记忆。在公园里,时常可以看到一些或散步、或下棋、或坐在长椅上休息的中老年人,他们久久不愿离去,或许正是那曾经熟悉的船坞、车间、灯塔、龙门吊让他们备感亲切,引发了他们对如烟往事的回顾和无尽的怀想……这种让人感受到不同于其他城市的中山地域文化韵味,正是岐江公园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工业文化和现代设计交相辉映是岐江公园的另一个特色。岐江公园以原有树木、部分厂房等形成骨架,采用原有船厂的特有元素如铁轨、铁舫、灯塔等进行组织,反映了历史特色。同时,又采用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构筑部分小品及雕塑如孤囱长影、裸钢水塔和杆柱阵列等,形成新与旧的对比、历史与现实的交织。

漫步在岐江公园,我们被这里面的环境所吸引,它的鸟语花香与中山大桥的车水马龙及孙文西路文化旅游步行街上的人潮涌动形成鲜明的对比,可谓闹中取静,在隐于市。

据了解,岐江公园是工业旧址保护和再利用的一个成功典范。它于2001年10月建成之后,屡次斩获各类大奖,比如:2002年底获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年度荣誉设计奖、2003年度中国建筑艺术奖、2004年度第十届全国美展金奖和中国现代优秀民族建筑综合金奖。2009年,岐江公园再次凭借其独特的设计从美国旧金山捧回了“2009年度ULI全球卓越奖”。

这些奖都极为难得比如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颁发的设计荣誉奖,实际上是中国首次获得此奖,再比如2009年度ULI全球卓越奖,同样非常了不起,要知道它并不是什么商业建筑,而只是一个不收门票的、城市公益性公园而已。

据工作人员介绍,当时设计这个公园的是清华大学的俞孔坚老师,在设计的时候费了很多心思,比如公园的内湖通过歧江连接大海,水位每天变化达1.1m。俞老师结合不同高程,设计出一系列方格网状的临水栈桥和梯田式种植台,使乡土的湿生野草自然生长,游客可以方便的接触水面和各种植物。

再比如:水利部门根据防洪要求提出,场地东侧大江的过水断面应从60m拓宽到80m,这意味着十多株古榕将遭厄运。景观设计师根据河流动力学原理,在榕树的另一侧开挖了20m宽的内河,将原江岸上的古榕形成树岛,成功的保护了古榕。

岐江公园代表的是中山对人居环境的一种态度,它充满了文化和历史的内涵。漫步其间,仿佛能感受到它呼唤着人们关注以往被忽略的文化和历史。它服务于普通人,讲述普通人的故事,它倡导的是一种野草之美的环境新伦理。这么一个不是景区却胜似景区的主题公园,全天候免费对外开放,无疑是值得点赞的,同时渝帆也建议大家有机会可以来看看,真的很漂亮,尤其适合拍各类照片。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逸仙湖公园的逸仙湖公园由来及发展史

中山市石岐一日游必去的地方有逸仙湖公园、岐江河、南下新码头等。

1、逸仙湖公园

逸仙湖公园,位于烟墩山北部,1961年冬以人工为主挖建而成,初名“人工湖公园”,后易称“光明湖公园”,1983年初,为纪念一代伟人。公园占地19万平方米,其中水面就有10万平方米,外通岐江河,是中山市城区唯一一个以水景为主的综合性文化游憩公园。

2、岐江河

岐江河,属西江水系,呈南北走向,全长39千米,因河道穿过石岐而得名,是石岐通往市内各镇,西、北江流域,以及港澳地区的主要航道,端午节“石岐龙舟赛”就在此河道举行。在石岐区内岐江河上横跨着近10座风格迥异的桥梁,将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融为一体,一桥一景,成为岐江河畔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

3、南下新码头

南下新码头,位于岐关西路,早在几百年前,南下新码头的所在地就已经是一个繁华的农贸产品码头,进入石岐内的货物及当时与澳门的货物交运大部分都是通过这条水路来实现。随着时代的发展,城市的扩张,南下新码头从当年的中山农贸产品的集散地,到近代的轻工业厂房,再发展为大型旅游商业中心,见证着一个地域时代的变迁。

中山市的美食推荐

1、石岐乳鸽

石岐乳鸽是中山的特色菜之一,以优质的鸽子为主料,采用传统的烤制方法制作而成。这种乳鸽肉质细嫩、口感鲜美,入口即化,是一道口感极佳的美食。

2、黄圃腊味

黄圃腊味是中山的另一种特色美食,是用猪肉、猪肝、鸭肉、鸭血等多种食材腌制而成。这种腊味口感鲜美,肉质韧性适中,是中山著名的一种下酒佳肴。

3、海洲鱼饼

海洲鱼饼是中山的传统美食之一,是用新鲜的鲤鱼、花鱼等鱼肉制作而成,其口感鲜嫩、味道鲜美,常被当作小吃和饭菜配菜。

4、蕉蕾粥

蕉蕾粥是一种以糯米为主料,加入红枣、桂圆、椰汁等多种配料制作而成的粥品,是中山特有的一种甜品,味道清甜可口。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逸仙湖公园

逸仙湖公园的形成有一个发展过程。昔日,员峰村耕地与大墩村耕地交界处曾做过干部小农场。1959年倾政治运动中,县镇干部晚上搞运动,白天劳动。上级向员峰征地300亩,干部分段按施工员指导挖泥三、四米深,由于底层蚝壳多,割伤手脚速度慢,石岐厂企职工和县属驻岐单位人员也有分派任务。经过奋战,终于挖了160亩湖,基面种了树,也建了一些连湖小桥和小亭,名称叫做人工湖,隶属园林管理处,当时,按160亩水面面积交售塘鱼任务,曾尧担任养鱼师傅,人工湖还兼营金鱼、树苗、盆景和花牌、花匾、花束、花圈;70年代,增建了涟漪酒家。虽是有些游客,但却是冷冷清清。

1988年,为了纪念伟人孙中山,人工湖改称逸仙湖公园,增加了景点,完善了设施,始有生机,每年接待游客近百万人次。

跨入90年代,中山的本地人口和外来人口算起来200多万人,来中山旅游的境外人士和回乡探亲访友的人数大增,加上实行双休日、长假期,更为主要的,市内旅游景点纷纷开业并大做宣传广告,与旅游团挂钩,求生存、求发展,力争分一杯羹。而逸仙湖公园相比之下日见残旧,魅力骤减,风光不再了。市政府在“十五”计划中下决心投入巨资对公园再来一次“大手术”,市民是非常拥护的。相信逸仙湖公园在不久的将来,可与孙西步行街中山公园、岐江河一河两岸景点协调得很好,成为中山一个亮丽的景点。 早在2001年,逸仙湖公园改造的前期准备工作就开始启动。中山委托上海华汇。台湾境群景观设计有限公司开展公园整体景观改善规划设计,并于2003年4月形成初步改造方案,经过多次讨论、论证后,形成了全区景观图。逸仙湖公园改造共分四期进行,一期进行的工程有停车场、观景休息区、地标广场、文艺活动广场、阳光草坪、入口景观广场和景观休憩区;二期工程包括林下游戏及运动休闲区、戏水天地、椰林休闲区、泊船区、社区性入口;三期工程包括社区生活花园、垂钓区、门球绿营、精致花园和口袋公园等;四期工程就是建设整个逸仙湖公园的水系。

逸仙湖公园的第一期改造工程于2004年9月底正式动工。第一期改造工程位于逸仙湖的东南角,涉及到公园的东门及南门部分,改造面积约2.7万平方米,工程总造价3000万元。据主管逸仙湖公园改造工程的市建设局城市建设科科长冯国强介绍说,逸仙湖公园的改造重点放在了重塑公园休闲功能方面,出于这个考虑,公园在建筑表现形式上会有所变化,原来的岭南古典园林建筑风格将有相当大的部分不再保留,取而代之的将是一个设计风格较为现代,改造后的公园主要以开阔的阳光草坪和林荫活动广场为主,以增大市民群体活动的空间和场所。 2004年7月1日,逸仙湖公园开始免费为市民开放。改造后的逸仙湖公园,不但保留了免费开放的做法,而且开放的程度也更进一步———公园不再保留现有的围墙,使整个公园与周围的街区连成一体,景观直接敞露在市民眼中,这个变身将使得逸仙湖公园即将成为老城区难得的一块开敞式的城市景观绿地。据介绍,拆围墙的举措更有利于公园的亲和性,更利于社区环境的和谐。

在拆除围墙的过程中,逸仙湖公园现有的牌楼将会保留,逸仙湖公园的牌楼作为公园的正门,是1988年对公园进行改造后修建的。据市建设局城市建设科科长冯国强介绍说,逸仙湖公园正门的牌楼在本次公园改造中,将会按原貌加以保留,同时进行必要的修葺,以便牌楼格调与改造后的公园环境更为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