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汽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福建省汽车工业协会会长
1.奔驰公司的开创者是谁?
2.沉浮半世过云烟,八闽汽车风再起
奔驰公司的开创者是谁?
奔驰汽车公司并不是由奔驰先生一人创办的,它是两大汽车巨人的合作,他们就是汽车发明的鼻祖卡尔·费利特里奇·奔驰和戈特利布·戴姆勒。1926年这两大汽车公司合并为一家形成了戴姆勒·奔驰公司。此时戴姆勒早已去逝。而奔驰也已经是82岁高龄了。然而造化弄人这两位汽车发明巨匠不知什么原因,虽然两人分别在仅距80km的两座小城内,却从未见过一次面。成为汽车史上的一大憾事。但他们的继承人不负众望,使两位伟人所开创的事业得以发扬光大,使奔驰汽车公司成为了世界上第一流的汽车公司。 1878年2月奔驰在他34岁时,首次研制成功了一台二冲程煤气发动机。 1882年4月,戴姆勒辞去奥托公司职务,与朋友们共同创建汽车制造厂。 1883年3月年奔驰开始创建“奔驰公司和莱茵煤气发动机厂”。与此同时,戴姆勒成功的发明了世界第一台高压缩比的内燃发动机,成为现代汽车发动机的鼻祖。 1885年9月戴姆勒把它的单缸发动机装到自行车上,制成了世界上第一辆摩托车。同年10月,奔驰设计制造了一辆装汽油机的三轮汽车。 1886年3月,奔驰发明的汽油发动机为动力的三轮车被授予专利,与此同时,戴姆勒也发明出了他的第一辆四轮汽车,同年他还取得了船用发动机专利。 1889年7月,戴姆勒首先为它的汽车安装上了四档变速器。 1890年6月,戴姆勒汽车公司成立(DMG),梅巴赫设计了第一台直列4缸四冲程发动机。 1894年7月,世界首次从巴黎到鲁昂(Rouen)的汽车赛,装有戴姆勒发动机的汽车取得了胜利。 1895年5月,世界第一条公共汽车线路开始运营,该车用奔驰与马力的发动机。 1896年5月,戴姆勒汽车公司制造成功世界上第一辆货车。戴姆勒为P&L公司制造了世界首台汽车用4缸发动机。 18年8月,世界首家出租车服务公司在斯图加特将戴姆勒制造的汽车作为出租车,并投入运营。 1901年4月,戴姆勒汽车公司制造的第一台35马力的梅赛德斯跑车赢得Nice-La Turbie爬山赛冠军。 1902年10月,戴姆勒获得了“梅赛德斯”法定使用权,并将“梅塞德斯”作为其新的商标。 1903年12月,奔驰汽车公司的第一种装有对置式,水冷发动机和传动轴的汽车帕西法尔型汽车制造成功。 1910年11月,奔驰汽车公司开发了第一台4气门发动机。 1914年3月,奔驰制造了第一台12气缸250马力的航空发动机. 1926年6月29日戴姆勒公司和奔驰公司合并,成立了在汽车史上举足轻重的戴姆勒-奔驰公司(Daimler-Benz),从此他们生产的所有汽车都命名为“梅赛德斯-奔驰Mercedes-Benz”。在这之后,公司坚持以生产军用产品为方针,决心依靠德意志银行建立全德统一的汽车工业康恩。 1934年8月“梅赛德斯-奔驰”汽车公司制造了世界上第一辆防弹汽车770K,该车是为特制的高级轿车,车身用4mm厚的钢板制成,挡风玻璃有50mm厚,轮胎是钢丝网状防弹车胎,后排坐垫靠背装有防弹钢板,地板也被加厚到4.5mm整车重理超过5吨,它配有一台排量为7655ml的V8发动机,可产生100kw的功率,此车共生产了17辆,大部分都毁于二战,现在仅存3辆成为稀世珍品。 1936年4月“梅赛德斯-奔驰”汽车公司首次将柴油发动机成功地安装在了轿车上,从而使轿车的使用费用大大降低。 1954年公司在300SL型汽车上率使用了汽油喷射装置。从而成为了淘汰传统化油器的新科技。 954年公司在带有色彩的跑车300sl上率先使用了汽油喷射装置。从而成为了淘汰传统化油器的新科技。 1961年,公司推出了第一款带有空气悬架的汽车300se。 1969年9月,戴姆勒-奔驰汽车公司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公司在法兰克福汽车展上推出了c111一代试验车,该车用了三转子的汪克尔发动机,拥有惊人的280匹马力。一年之后,又推出了c111二代车,和一代不同的是,它用了带四个转子的汪克尔发动机,输出350匹马力的强大动力,使得它具有十分突出的性能。 12年,公司开发了一款全新的豪华车280se。随后,这款车被命名为“s-class”(内部代号:w116),也就是我们熟悉的最早的s系列车。 14年,推出了世界上第一款搭载5缸柴油发动机的汽车240d 3.0。 18年,公司在法兰克福国际汽车展上推出了一款搭载5l排量的轻型铝合金发动机的汽车450slc 5.0。 19年,公司凭借着全新开发的“g-class”进军越野车市场。 1986年,梅赛德斯—奔驰中国有限公司成立. 1986年,梅赛德斯-奔驰(中国)有限公司在香港成立。伴随梅赛德斯-奔驰中国业务的蒸蒸日上,2006年,梅赛德斯-奔驰中国的总部迁至北京,同时公司也更名为梅赛德斯-奔驰(中国)汽车销售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奔驰中国),拥有在中国大陆以及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销售梅赛德斯汽车集团旗下产品的所有经销权。由始至终,奔驰中国一直致力于满足中国市场日益增长的客户需求。1998年,德国戴姆勒-奔驰公司和美国克莱斯勒公司合并为全球化运营的戴姆勒-克莱斯勒集团。 1999年,公司首次突破年销售100万辆轿车的大关。时至今日,梅赛德斯-奔驰的三叉星徽标识也已遍布中国。根据数据显示,梅赛德斯-奔驰在中国市场的保有量已经超过15万辆,且还保持着高速增长。今年第一季度,梅赛德斯-奔驰在中国(包括港澳地区)的轿车销量更是跃居东北亚首位,总计销售6800辆,创造了历史新高。在北京,戴姆勒东北亚与北京汽车工业控股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了合资企业北京奔驰-戴姆勒克莱斯勒汽车有限公司,生产梅赛德斯-奔驰E级和C级轿车;在福州,戴姆勒东北亚与福建省汽车工业集团和中华汽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了合资企业福建戴姆勒汽车工业有限公司,戴姆勒东北亚投资有限公司位于北京,负责梅赛德斯-奔驰轿车、梅赛德斯-奔驰轻型商用车、戴姆勒载重车和戴姆勒金融服务在中国大陆、香港、台湾和韩国的业务。戴姆勒在东北亚地区进口梅赛德斯-奔驰、迈巴赫和smart品牌的汽车,并在中国大陆制造梅赛德斯-奔驰轿车和轻型商用车。在北京,戴姆勒东北亚与北京汽车工业控股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了合资企业北京奔驰-戴姆勒克莱斯勒汽车有限公司,生产梅赛德斯-奔驰E级和C级轿车;在福州,戴姆勒东北亚与福建省汽车工业集团和中华汽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了合资企业福建戴姆勒汽车工业有限公司,将生产梅赛德斯-奔驰威霆/唯雅诺和凌特轻型商用车。戴姆勒东北亚也正与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进行洽谈,在中国提供中型和重型载重车产品和技术。将生产梅赛德斯-奔驰威霆/唯雅诺和凌特轻型商用车。戴姆勒东北亚也正与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进行洽谈,在中国提供中型和重型载重车产品和技术。自第一辆汽车诞生之日起,隆隆驶向全球市场的车轮就再不停息。作为第一辆汽车的缔造者和世界最顶级的豪华车品牌,有着全球定位战略的梅赛德斯-奔驰正不断加大对中国市场的产品投入力度,将更多印有三叉星徽烙印的顶尖产品引入中国,在满足用户日益增长的多元化需求的同时,设立了中国豪华车市场新标杆。这也是梅赛德斯-奔驰对中国市场的长期承诺。仅从去年至今,梅赛德斯-奔驰旗舰产品S级系列豪华轿车就先后引进S 600加长版、S 300加长版和S 500 4MATIC三款新车,并推出了全面升级的S 350加长版,使S级家族在中国顶级豪华车细分市场的领袖地位更加稳固。而于去年正式引入的R级车也因为填补了中国豪华运动旅行车细分市场的空白,赢得广泛赞誉。去年北京车展上的超豪华车迈巴赫62 S、SUV家族全新车系GL大型豪华越野车以及4款最新的AMG系列车型也于日前先后进入中国。覆盖更多应用领域和细分市场的产品引进与升级,既显示出梅赛德斯-奔驰对中国用户需求变化的细致把握,也表明了梅赛德斯-奔驰对中国市场前所未有的重视程度。目前,梅赛德斯-奔驰在中国销售的产品包括:轿车类 - S级系列、E级、C级;跑车类 - CLK四座跑车、SLK双门跑车、SL豪华跑车、CLS轿跑车;SUV系列 - ML多功能越野车、GL豪华越野车、G级越野车以及R级大型豪华运动旅行车等几十款顶级车型。如今,在中国的道路山川,都可以看到这些车型飞驰而过的身影,由此不难看出中国消费者对梅赛德斯-奔驰品牌以及这些车型的喜爱和高度认可从2002年起,奔驰在中国投放的车型有:新款E级(2002年)新款S级改进版(2003年)新款CLK敞篷跑车(2003年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 C级改进版(2004年)新款SLK(2004年5月)迈巴赫57和迈巴赫62(2004年中国国际汽车展览会) S280L(2004年)新款CLS(2005年3月)新款迈巴赫57S(2005年4月) 2003年9月,戴姆勒—克莱斯勒及其长期合作伙伴北京汽车工业控股有限公司签署了框架协议。根据框架协议,双方将成立合资企业,在中国生产梅赛德斯—奔驰E级和C级轿车。 2004年12月6日,梅赛德斯—奔驰新工厂的奠基仪式在北京隆重举行。2005年8月8日,由北京汽车工业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与戴姆勒克莱斯勒股份公司、戴姆勒克莱斯勒(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组建的北京奔驰-戴姆勒克莱斯勒汽车有限公司(BBDC)在北京正式成立。BBDC的成立是梅赛德斯-奔驰对中国市场高度重视和倾力投入的又一有力证明,此举进一步增强了梅赛德斯-奔驰在中国的实力,同时也正式揭开了梅赛德斯-奔驰E级轿车国产的序幕。2005年12月22日,北京奔驰-戴姆勒克莱斯勒汽车有限公司首批国产
沉浮半世过云烟,八闽汽车风再起
作为东南经济重镇,福建,向来都不缺乏有竞争力的企业。
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福建GDP冲破4万亿,排名第八。在人均GDP上,福建的排名还能往上涨,超过了广东,排名第五。就算是越级放在全世界的国家中来比较,福建也能排到20+的位置,相当瞩目。
而当细看福建企业十强榜单,我们会发现,这个东南沿海的经济大省似乎存在着一种不平衡。榜单中前六位都被服务业所包揽,剩下的四席是矿、建筑类企业的天下。相比之下,广东、上海、湖北等省市都有汽车集团进入前十,这反映出了福建汽车业的薄弱。
经济大省玩不好汽车,这让福建的面子很挂不住。但从历史上看,福建的“汽车基因”其实也不弱,东南汽车、甚至是改革开放前的福建汽车厂,都曾在国内市场有很好的表现。那么,福建的汽车产业,到底有怎样的江湖呢?
一个福汽集团,半部福建汽车史
早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福建就开始发展自己的汽车产业。1966年,也就是“共和国之子”一汽建成投产的十年后,福建省的第一辆汽车——66A(即北京吉普212的翻版)在福建汽车厂诞生。随后,福建汽车工业的历史由此展开。1969年,又一款福建生产的汽车——FJ-130型轻型货车问世。由于生产水平相较于66A时期有了不小的进步,FJ-130型轻型货车一下子成为当时市场的抢手货,那时的致富之路上最好伙伴还并不是五菱,而是“福汽”,这是福建汽车业的第一个高光时刻。
(早期福建汽车厂广告)
不过好景不长,到了七八十年代,福建汽车厂重点转向了农用运输车系列产品的研发,并没有走我们今天熟悉的乘用车道路。直到八九十年代改革开放后,国外资本开始和中国市场接触,一些自主品牌由于竞争力面临倒闭的局面,福建汽车厂就是其中之一。
经过了30多年发展,福建汽车产业虽然偶有高光时刻,但总的来说并没有本质上的进步。福建汽车厂后来成为了龙马汽车工业前身,直到2004年,成为福建省汽车工业集团(下文称福汽集团)的直属控股企业。而1992年诞生的福汽集团,在福建的汽车史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福建汽车品牌里最为出名的,也可以说是唯一的东南汽车,正是福汽集团旗下品牌。1995年,福汽集团与台湾裕隆企业集团合资组建而成的东南汽车公司经国家批准正式成立。作为第一家和台湾企业合资成立的车企,特别是在当时特殊的年代背景下,东南汽车的成立在国内引起了不小的轰动。随后东南汽车也用得利卡、富利卡等“工具车”迅速占领国内市场,一度成为国内车企的标杆,这是福建汽车业的第二个高光时刻。
可是,就像闽南语经典歌曲中写道“人生就像海上的波浪,有时起有时落”,东南汽车的好日子也没有持续太长。进入二十世纪,由于自身研发能力不足,再加上决策失误,盲目进入轿车市场,东南汽车的市场份额急剧萎缩。2006年,东南汽车和三菱联姻,从海外市场引进三菱的车型,力求自救。但在和三菱的合作过程中东南并不自立,没有积累核心技术,仅靠三菱给的“老本”续命,经历短暂辉煌后很快就被市场淘汰。如今车市“百花齐放、百鸟争鸣”,落后已久的东南汽车更找不到超车的机会,已经成为了一个濒临破产的企业,福建汽车的又一个“希望之星”陨落。
而在东南汽车不景气的时候,福汽集团也没有把宝全部压在它身上。2007年,福汽集团和戴姆勒成立福建奔驰,专门生产奔驰的MPV车型。不过由于产品线稀少,加上奔驰的光环过于耀眼,很容易把产地“福建”盖过,以致于福建奔驰在国内的存在感并不高,很多人看到奔驰V级的时候都会惊讶道“啊?福建也造奔驰?”。由此可见,这么多年下来,由福汽集团书写的福建汽车史,并不瞩目。
另辟蹊径,用零件撬动汽车
在坎坷的造车路背后,福建还能在汽车界抬起头吗?聪明的福建人想到了另外一种办法,从汽车产业供应链入手。既然无法在整车上取得突破,那我就钻研汽车配套产业,等到我生产的零部件达到顶尖水准的时候,汽车界还敢瞧不起我?这番思路有一种另辟蹊径的巧妙。
福建,做到了,福耀集团和宁德时代分别成为了汽车玻璃和新能源车电池领域的绝对霸主。
18年,福耀集团刚刚成立,当时它的注册资本只有627万元,而如今它在资本市场的市值已经达到了756亿(更新时间2020.10.16)。在国内市场,福耀是最具规模、技术水平最高、出口量最大的汽车玻璃生产商。在国际市场,福耀是最顶尖的玻璃生产商之一,为宾利、沃尔沃、奥迪等数不清的汽车品牌批量供货。同时,福耀在美国建的工厂也成为了中国资本“走出去”的典范。可以说,福耀的成功,让福建在全球汽车业挺直了腰板。
近年来新能源车市场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各大车企纷纷涉足纯电动车领域表明,汽车业未来的发展趋势正是纯电动汽车。而在一辆纯电动车的成本中,电池成本占到了30%~40%,可以说电池就是纯电动车最关键的一环。在这个方面,福建的另外一个企业,宁德时代,站在了大潮的前沿。
宁德时代是一个年轻的企业,2011年才创立,在不到十年的时间内,迅速发展成为一个“超级独角兽”企业。在2017~2019三年间,它的年市场占有率连续高居全球第一,合作车企包括宝马、戴姆勒、大众、丰田等世界顶尖汽车集团,可以说是汽车电池领域的新网红,而且这个网红还是不折不扣的实力派。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它的市值达到了惊人的5313亿元(更新时间2020.10.16)。
有了这两个“超级企业”,福建在汽车市场也拥有了一定的“话语权”,一个在玻璃这样的传统领域稳扎稳打,另一个握住新能源大趋势,发力电池领域。相信福建在汽车产业链的优势,还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
写在最后
从1966年福建第一辆汽车下线到如今,也有半个多世纪了。在这段时间里福建的整车制造业历经沉沉浮浮,虽然拥有过高光时刻,但最终还是没落了。不过福建在汽车产业的话语权并没有丢,福耀集团和宁德时代从产业链角度撑起了福建的汽车实力。
还是那句话,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福建汽车业的江湖还将继续上演。而海洋文化孕育了福建人敢拼敢搏的精神,说不定下一个新能源汽车独角兽,就会在福建诞生。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